启东市社会福利中心

启东市社会福利中心

Qi dong shi she hui fu li zhong xin

品质 · 责任同行

专注医养,聚焦启东

咨询服务热线:

0513-69813188

需要60个点以上养老院10年才能盈利,缺钱缺人“一床难求”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2-08-12

  5月5日,上海黄浦区卫健委发文。前日,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zhongxin工作人员看到一段疑似护士殴打老人的视频。经确认是该zhongxin总医院住院部的患者和护士。目前,涉事护工已被停职,其家政公司已开展整改工作,将根据警方和区卫健委的调查结果进行处理。

  另一个事件是,上海一家福利院将“去世”的老人运到殡仪馆后,发现老人还有生命体征。5月2日,“廉洁上海”公布普陀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黄、新长征福利院院长葛芳等5人对老人被错误转送到新长征福利院负有责任。5人有待进一步调查。

  在上海疫情下,护工的不稳定,物质的匮乏,让养老院更加脆弱,一些乱象由此产生。一位曾经协助过上海某养老院公司的受访者告诉《财经医疗》,随着zui艰难的4月份,养老院公司的情况逐渐稳定,员工开始轮岗。

  5月15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彤表示,已向113.1万名独居老人、病残老人发放了765.8万份保障物资和大量盒饭,下一步将继续开展。

  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住在家里养老。根据中国“9073”养老服务计划,90个点的老人住在家里,7个点在社区,3个点在养老机构。

  有许多人独自在家养老,他们的子女无法照顾他们,所以他们不得不依靠政府和社区的支持。尤其是在疫情下,人和钱的匮乏让这个体系显得脆弱。养老产业,如何跨越关口?

  养老院为什么会亏损?

  上海某养老院家庭出现多名阳性患者后,工作人员陆续被感染。一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人士向《财经大鉴》介绍,原来的护工都是因为感染或者密切接触而撤走的。急诊招聘护工之初,并不了解医院老人的情况,医院感防控不专业。曾经很难维持护理的稳定性。

  好在可以供应养老院药物,由疾控部门直接提供,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治疗。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上海目前有840多家养老机构,居住着8.5万名老年人。

  长三角地区一位养老院工作者表示,由于老人属于高危人群,只要该地区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该地区的养老院工作者就会进入“闭环管理”,zui长的工作者超过三个月不能回家。

  这类养老机构有相当一部分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几乎人人都在吃药,有的人一顿饭要吃两三种药。“我们这里没有大的疫情,但也有过老人止痛药和感冒药难以搭配的时候。”上述长三角养老院工作人员表示。

  在不寻常的情况下,上海的养老院因为疫情很难支撑而全国其他地方的养老院则受困于如何入不敷出。这是运营商致力解决的难题,至今没有wanmei的答案。

  “从去年6月份接手15个乡镇的养老院开始,我们就一直在亏损。”5月10日,湖南威远医院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远医管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财经大健康》。

  威远医疗管理公司曾是湖南康复(873651)的全资子公司。NQ),新三板上市公司。湖南康复作为股东之一,实收资本92万元。但2021年7月,湖南康复已经以1元的价格转让了威远医疗管理公司。

  原因还是维元医疗管理公司的亏损。公司当时营收少,2020年和2021年1-4月亏损。根据2021年6月的资产评估报告,当时威远医疗管理公司已经资不抵债,其净资产评估值为-3,136,021.82元。

  威远医管公司的民营医院以“医养结合”为核心,以医疗资源养老。为此,2021年6月,公司与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政府达成合作,接手当地15个乡镇的养老院。

  这15个乡镇里,住的大多是贫困老人或者孤寡老人,很多人没有经济来源。

  睢宁县政府民政部门会给这些镇养老院一些补助。然而,维元医疗管理公司仍在苦苦挣扎,面临着自负盈亏的压力。所以公司接手的15家养老院公司zui后合并成了12家。

  养老院运营的“医养结合”模式,意味着不仅要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还要对老人的健康负责。一旦老人得了急性病,合作医院就得把老人接过来治疗;对于失能老人,医院的应对策略是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接手进行quanmian护理。对于有基础或慢性病的老人,医院常年提供药品。

  这些医疗和治疗费用,一部分可以医保报销,另一部分是自费。“养老院的老人大多负担不起自费医疗,所以这笔钱只能由医院先行垫付。”维元医疗管理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

  他算了一笔账:养老院在当地每个乡镇,要想盈利,入住的老人需要达到35人以上。而乡镇人口密度低,养老院的人数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城市人口密集,有条件入住的老人似乎也不少。但养老机构入住率依然较低,生存依然艰难。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养老服务业课题组研究发现,截至2019年底,北京养老企业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盈余仅4个点,基本持平32.8个点,轻度亏损32.6个点,严重亏损30.7个点。

  亏损的主要原因还是入住率低。上述课题组研究发现,北京只有10个点的养老机构存在“一床难求”,90个点的机构存在大量空置床位,50个点的机构入住率不足一半。

  入住率低意味着生存问题。海外的经验是低于75个点的养老院入住率是不能保本的。按照这个标准,60个点以上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收回投资。

  以湖南康复为例,这家公司的业务是通过旗下的精神病医院和养老机构,为患有精神疾病、残疾、痴呆、偏瘫等特殊人群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由盈转亏,净利润为-12799747.43元。

  呼和浩特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新说,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00万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养老床位813.5万张。两个数字显示,每五个失能半失能老人就有一张养老床。从总量上看,服务供给缺口明显。

  一份报告指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2021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指出,养老企业的业务布局集中在高净值客户,导致忽视了占人口80个点的中等收入老年人的需求。他们达不到政府的zui低保障,入住公养老院又负担不起高额的保费养老院费用。这也是国内养老床位一床难求,而商业养老院床位空置率高达46个点的关键原因。

  居家养老出现“网格工”。

  生活在养老院只是养老版图上很小的一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雷小燕在走访中看到,有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比如给老人喂饭,帮老人洗澡;还有一种类似“日托”的形式。白天老人来小区,小区里有食堂,老人在里面吃饭,有活动。晚上老人回家,或者孩子住附近接送,就像孩子上幼儿园一样。

  未来中国90个点的人会在家养老。即使子女不在身边照顾,很多老人也愿意住在自己家里,生活在熟悉的环境里。

  2018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4岁以下儿童总数。一位养老行业的研究人员告诉《财经医疗》,未来,中国预计将保持年均1000万左右的老年人口增长,这种增长将持续到2035年——届时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4亿左右。

  在社区里,“有老一族”越来越普遍。在华北、华东地区,雷小燕看到,一些社区服务jingzhun把握老年人需求,结合信息技术,形成创新社区。

  比如社区可以实时看到老人的情况,有点像“网格员”。一个人可以管很多户。一旦“网格”里的老人出现任何问题,“网格员”都能及时为老人提供服务、送药等帮助。

  “网格员”,原本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诞生的社区信息管理人员的称谓,用于照顾同一社区的老人,可以形成规模经济和多人的工作方式。毕竟,这些住在家里的老人不需要重症监护。

  2022年,不少“网格员”还承担了一些为当地老人提供的便民服务。2022年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资格认证是手机客户端做的,很多老年人操作不了。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码头镇“网格员”上门为老人进行认证,确保老人能顺利领取养老金。

  各个社区因地制宜,各种模式都在尝试探索。由于各地区差异较大,目前还难以形成标准化。

  如果一个社区将金融咨询、法律服务纳入养老服务套餐,那么每周都会邀请金融或法律专业人士在社区固定时间为老人提供咨询,普及金融知识,防止老人上当受骗。

  “这些尝试都是比较好的,既满足了老年人住在自己家里的想法,又满足了养老需求。”雷小燕说。

  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这种方式是一种创新的居家养老方式,由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于2007年shouchuang。主要集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医疗等为一体。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信息化、专业化的托养服务平台,通过电话、网络电话上门服务。

  但是,“虚拟养老院”和实体养老院有着同样的问题:缺钱。

  养老服务市场化运营是解决养老院资金短缺的办法。“养老机构要想长期持续运营,单纯依靠政府支持是非常困难的。”雷小燕坦言。

  公立养老机构一直在尝试转型。2013年,民政部启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提出公办养老机构特别是新建机构要逐步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公办和民办方式建设运营,通过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公办和民办机构发展。

  一些公益性养老机构也面临着市场化转型的困境。桂林某居家养老服务zhongxin,一家具有公益性质的民办非企业,首先面临的就是收费难的问题。

  “我们也想做市场,但是因为机构有公益背景,很多人觉得收费和公益有矛盾。”上述居家养老服务zhongxin保健部负责人说。

  该机构居家养老服务zhongxin主任也分析,“因为是公益机构,你突然去推销产品。很多老年人会质疑我们。不是民政系统的吗?怎么突然又要收费了?我们的市场化无法进行。”

  尽管政府投入很大,但民营企业很难赚钱。

  养老院,社区养老,甚至“虚拟养老院”,运营商经常喊穷。真的没有钱投入吗?

  2020年,我国养老福利支出385.7亿元,养老服务支出131.3亿元。

  上述养老行业研究人士对《财经》大健康表示,NDRC正在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在设施建设部分,对“补短板”的部分也就是公共的部分进行了投资,普惠养老的市场化部分也会直接投资企业。

  普惠性养老是指在基本养老服务之外,由市场提供、政策引导,面向广大老年人的服务。2019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开展了“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对纳入专项行动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每床2万元作为zhongyang预算内投资补助。

  这次专项行动是为了广大工薪jieceng买得起养老。到2022年,三年来,zhongyang预算内投资超过60亿元,带动全国养老服务床位建设超过30万张。

  2021年底,《全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也鼓励各地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同步考虑运营问题,确保后续可持续发展。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

  政府的一大笔钱也来源于“十三五”时期,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开展zhongyang财政支持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每年拨款10亿元,连续5年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包括设施建设。

  试点启动以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共5批203个试点,覆盖全国60个点的地级市(区、州)。

  医疗保健系统的试点更侧重于医疗属性。2021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北京、天津、山西等15个省份作为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的地方经验和典型做法。试点时间为一年。

  然而,私人养老的困境仍然存在。对于企业来说,如果只提供养老服务,前期投入会比较大,见效也比较慢,因为老人花在服务上的钱不多。在北京大学人文医学院教授王红满看来,这意味着养老产业的供需没有很好的匹配,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

  据上述养老行业研究员观察,服务做得好的养老企业有很多,但仅靠服务,产业链其实有点短。建议可以将产品、人员培训等方面逐步叠加,将服务标准化、普及化、复制化,然后对外输出管理团队,逐步延伸产业链,这样才有可能在各个环节获得利润,保持运转。

  "作为一个行业,养老保险仍处于起步阶段."上述养老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养老行业的标准很多方面还在探索中。如果未来养老的产业链能够继续延伸,这个行业的路会越走越宽。